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养生五要素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129

秋天养生五要素  秋天养生 第1张

秋天来了,一早一晚的温度差以及凉爽的秋风带来了干燥的气候,时常让我们的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感到不适。之后的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更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除上呼吸道症状外,有些人还会感到皮肤干燥、腹泻、便秘、肠胃功能失调等。因此,立秋后更应注意养生,防病于未然。那么,立秋后该如何养生呢?

【食】养肺润燥,疏肝理气

秋天的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百合蒸南瓜、银耳枸杞粥、雪梨炖川贝等。

秋天养生五要素  秋天养生 第2张

【衣】早晚及时添加衣物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住】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秋季虽然白天的气温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

【行】外出锻炼要动静结合

秋季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秋季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秋季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秋天养生五要素  秋天养生 第3张

【情】收敛神气,保持平静

进入秋季,许多人会“悲秋”,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会在心中引发垂暮之感,导致抑郁情绪。秋季的养生需要以“收养”为原则,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不顺心或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牢记“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的心志,收敛神气,保持内心的平静。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刘月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38.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天养生五要素” 的相关文章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专家提醒,秋冬养生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自秋季起就开始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这是因为突然降临的寒...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秋季是由夏至秋的过渡季节,气候变动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常使人防不胜防。对于健康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就应当十分小心了,因为一冷一热极易导致血管痉挛,以致旧病复发。 秋风起,天气渐渐的凉了。秋季是由夏至秋的过渡季节,气候变动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常使人防...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