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有“4防”,一旦做错疾病上门,该如何养生保持健康呢?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85

“三伏天”一过,白露一来,暑气散了大半,北方不少城市都开始正式入了秋。在这季节转换的时刻,养生人群更得好好注意身体的安全。稍有差错,人就可能得了秋病。

万一落了病根,等冬天来临,人的身子骨会越发觉得不舒坦,一些疾病极有可能“趁人之危”。

秋天有“4防”,一旦做错疾病上门,该如何养生保持健康呢?  秋天养生 第1张

初秋温度跨度大,天气不稳定。从白露到秋分,气温很有可能会持续性升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一般来说,“秋老虎”白天气温高、又闷又热,到了晚上,气温骤降。人受到温差的影响,血管的收缩状态也随之出现细微的变化,开始出现“舒张-收缩”、“收缩-舒张”的转化过程。

因此,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就得额外注意保暖,小心“秋老虎”带来的健康威胁。秋日养生是一门渊博的学问,大家要注意做好“4个防护”,平平稳稳地度过秋天。

第一、饮食方面,讲清淡、不贪凉。

秋日来临,螃蟹正肥。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好时候。然而,越是这个时候,人越得控制住对于寒性食物的热爱。毕竟,螃蟹性凉,一些脾虚胃寒的人如果控制不住诱惑,难免寒毒入体,免不了吃番苦头。

秋天有“4防”,一旦做错疾病上门,该如何养生保持健康呢?  秋天养生 第2张

另外,秋干物燥,人的火气也跟着上来,湿热体质的人群还是少吃羊肉,以免体内火气过重。养生人士还可以多准备些干菊花、红豆薏米之类的茶水,平心静气、祛湿防寒,以防燥气化邪伤及人体、。

第二、起居方面,规律作息。

一入秋,多数人的身子不自觉地会出现乏意、行动无力,这就要求大家要有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以减轻白天的疲乏,增强个人的抵抗力。

按照中医的说法,秋天是四季变化中由盛转衰的过程,人在养生的过程中也应该尊重这一规律,修养身心,“收敛”体内阳气。

另外,作息应该规律,早睡早起顺应生物钟变化,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

第三、身体方面,谨防干燥、随时添衣。

秋风起,天气燥,一大波过敏人员得警惕。很多杂草野花会在这个时节里,通过风的媒介作用,实现后代的繁衍。据统计,一到夏秋换季的时候,我国北方地区最容易出现“夏秋季花粉症”。因此,大家外出时要记得带好口罩、护住口鼻。

秋天有“4防”,一旦做错疾病上门,该如何养生保持健康呢?  秋天养生 第3张

与此同时,季节的转化,多数人的皮肤也开始变得干燥,需要多用些保湿效果明显的霜膏,防止皮肤干裂起皮。当然,大家秋日养生的时候,别忘记随手备件薄褂子。万一天气转凉,咱们也好及时保暖、小心感冒。

第四、运动方面,以“慢”为主。

一年四季,运动都是不变的话题。秋日运动,无需追求高效率,咱们坚持以“慢”为主。运动之前,要有热身、拉伸的习惯,把关节部位活动开,防止运动中受伤。另外,“慢”运动,要求舒缓和谐,最好选择出汗少的运动。

秋天有“4防”,一旦做错疾病上门,该如何养生保持健康呢?  秋天养生 第4张

另一方面,初秋冷暖变化明显,可以适当地按照“春捂秋冻”的原理,锻炼自己的耐寒能力。当然,一些体质过于虚弱的人群,还应当以保暖为主,以免再伤根基。

除此之外,秋日养生还要注意保持开阔的心态。秋思易生愁虑,人的心境难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开始变得敏感和消极。忧思过多,必伤肝脾。这时候,不妨多出去走走,把视野放大,把心态摆平。

因此,秋日养生一定要调养脾胃,多晒太阳,可以有意识地多吃点含维生素B的食物或者保健品,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43.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天有“4防”,一旦做错疾病上门,该如何养生保持健康呢?” 的相关文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意中说出了秋日养生的道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致有: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此外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年轻人对季节变化可能不敏感,但年老体虚的人则要注意早晚加减衣服。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