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养肝谨记“三多三少”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83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始发,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起来,如果肝气不顺畅,与春天的生化之气不相合,可出现烦躁、易怒、眩晕、面赤等“肝气上逆、气郁化火、肝风内动”症状。

中医认为,肝在五行属木,与春季相对应,有类似于春天树木生长、生机勃发的特性。因此,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推动人体全身血液、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脏器,促进消化系统正常工作、调节人体情志等作用。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始发,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起来,如果肝气不顺畅,与春天的生化之气不相合,可出现烦躁、易怒、眩晕、面赤等“肝气上逆、气郁化火、肝风内动”症状,加重或诱发诸多肝脏疾病;另一方面,春季是人体保持肝脏各项生理功能疏通畅达的最佳时节,那么春季如何养肝?谨记“三多三少”。

多“少火”少“壮火”

中医的“火”是人体保持气血平衡的一种状态,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有所偏盛或亏虚,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通俗理解的话,“少火”就是人体正常生理之火,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供给人体所必需;超过人体生理需求的火便为“壮火”,是病理之火,消耗人体的正气,导致疾病发生。

肝为“阴脏”,喜润喜柔、喜条达,按中医“体阴而用阳”的道理,养肝一方面要选用温和补养之品,为人体培植“少火”以维护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助火之品,以免“壮火”食气。“壮火食气”多见于喜欢高盐、高脂、油腻、辛辣、重口味及好饮酒之人。因此,春季饮食提倡多食谷、蔬、菜、果等素食清淡自然食品来滋肝养阴。

对于本身处于“壮火”状态者,可视病情轻重审方择药,如有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昏脑涨的表现,可以适当清火,但要避免大寒药物,不妨试试清肝饮。取夏枯草5克,薄荷3克,白菊花5克,用100℃开水泡5分钟,代茶饮。其药味轻清平和,既可以清肝明目,又可以疏肝解郁,适合作为清肝降火的茶饮。

多甘少酸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食治》言:“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肝与酸相应,脾与甘相应;肝气过旺会制约脾的功能,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春季养肝应遵循“增甘少酸”的原则,可以抑制肝气过于亢盛,同时培补脾气的亏虚。

“增甘少酸”不是单纯地多吃甘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所说的“酸”及“甘”是从中医五行角度出发,凡是属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都归为“酸”味,如石榴、覆盆子等;具备补益、健脾、和缓作用的食物归为甘味,如山药、扁豆、核桃、菜花、莴笋、黑米、燕麦等五谷杂粮。春季饮食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大枣、山药、扁豆、瘦肉、鱼类、蜂蜜、姜、大麦、小麦等具备补益和缓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以疏肝理气。

多动少怒

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和较高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情志状态是肝脏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因素。中医认为怒伤肝,发怒、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导致气郁化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火”,引发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中风、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扬的症状。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要多亲近大自然界,置世俗于身外,顺应自然,做到平和心态,把得失看淡了,自然“云淡风轻”。学会释放,在遇到不满意或不开心事情时,要勇于表达或向别人倾诉出来,不要把事情都放在心里,只有“郁”出来了,自然便不会“结”了。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周末适当踏青、郊游,观赏自然界绿色植物,吐故纳新,强身健体,既能促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以实现怡情养肝之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0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养肝谨记“三多三少”” 的相关文章

又到春暖花开季 小心“面子”出问题

又到春暖花开季 小心“面子”出问题

四五月份气温回升较快,植物生长旺盛,花粉、尘螨在空气中弥漫,整个外界环境中的过敏源增多,导致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尤其是裸露在外界,与空气接触最多的面部,更容易发生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 “我的脸又过敏了,又红又痒,好难受啊。”市民常女士是过敏体质,每逢春暖花开季,面部皮肤就会过敏,让爱...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春季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这类传染病就是中医学中的“温病”。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忌伤肝 也许你觉得温暖的春季好像什么都该保养一下,但是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专...

春光明媚踏青去,注意防虫防过敏

春季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风邪侵袭人体,邪气与正气搏击于皮肤表面,可引起风疹、瘾疹,令皮肤瘙痒难耐。过敏体质人士要学会适时避风,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春季踏青,户外空气中经常弥漫着花粉,过敏原增多,加上潮湿的天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

早春养生 养肝护肝是关键

早春养生 养肝护肝是关键

早春时节,要注重养肝护肝是春季养生的关键,可从饮食、情志、起居三方面入手。 中医“养生”古称为“道生”“养性”“摄生”“卫生”等,即保养生命之意。春季养生集中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和追求“不老延年”的寿养思想。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人要健康长寿就应...

早春寒气峭 谨防春温扰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一种时病——春温。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