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除湿四妙招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96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却有不少人总是感觉自己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没有食欲、大便黏腻、头晕脑胀、昏昏欲睡、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这很可能是身体里的湿气在作怪。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那么,应如何有效祛湿呢?

第一招:中药泡脚祛湿邪

中医有“中药洗脚,湿邪可祛”的说法。

药方:干姜20克,艾叶3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附子20克,川椒3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

用法:将药用纱布包好,放水里煮开后将药包取出,将汤水倒入洗脚盆中,晾到40℃~50℃时即可泡脚。每天泡1~2次,每次20~40分钟即可。

第二招:饮食祛湿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健脾祛湿食疗方,其中“四神”是指薏苡仁、莲子、山药、茯苓。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祛湿为长;薏苡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苡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苡仁祛湿,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从而整体调理身体。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充,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适宜作为食疗,可煲汤、煮粥、做糕点食用,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第三招:劳逸结合休息好

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进入春季后逐渐昼长夜短,许多人晚上加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故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适当午睡可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让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下午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要提高工作效率,晚上尽早休息。

第四招:少吃冷饮健脾胃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胃受损后,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体内湿邪大量积聚后,出现身体沉重、腹胀甚至腹泻,晨起眼睑浮肿等不适。

春天到来,气温逐渐上升,如果冰激凌、冷饮吃太多,会加重脾虚的问题,让湿邪困扰更深。因此,日常除了常吃山药、红枣等健脾食物外,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少吃冷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0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除湿四妙招” 的相关文章

踏春采摘 小心野菜中毒

踏春采摘 小心野菜中毒

专家介绍,生活中的大多数野菜都是药食同源,它既是中药,又是蔬菜,所以每一种野菜都有不同的功效,对不同的人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不同的野菜食用。 阳春三月正是一年里吃野菜的好时候。野菜虽可口,但并不是什么野菜都可以吃。不认识的野菜一定不要采食,小心引发中毒。 在农贸市场专卖野菜的商摊前...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

早春养生注意啥

早春养生注意啥

中医养生讲究“春季养阳”,以“扶阳固本”。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是冠心病、关节炎、肾炎等疾病的多发季,建议有慢性病的人群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查体,有不适及时就医。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旧病复发。专家介绍,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

春天养肝知禁忌 衣食住行要注意

春天养肝知禁忌 衣食住行要注意

春季阳气升发,为肝之主时,肝脏疏泄功能得以畅达,脾病得以减轻。从临床来看,肝炎、肝硬化等病患者往往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进入恢复或缓解的阶段。 中医学强调养生,而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顺应天道,按照四季的气候变化来养生。《黄帝内经》提出的总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要保护人体的阳气,而秋冬...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忌伤肝 也许你觉得温暖的春季好像什么都该保养一下,但是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专...

春困的成因及如何调理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人的脾脏主身体“运化”,春天潮气大、气压低,会削弱脾脏的功能,使身体里的湿气无法排出,因而让人感到困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气温日渐回升,人有时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专家介绍,这些症状都是春困的表现。尽管春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