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艾灸可以治什么病?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22)中医养生88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可以治什么病?  艾灸养生 第1张

艾灸的作用经过千年的传承和临床应用可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祛毒泄热、防病保健、美容养体、延年益寿。

艾灸可以治什么病?  艾灸养生 第2张

艾灸适合治疗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以慢性疾病为主。

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

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腰膝酸软等。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

退热:大椎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

失眠:涌泉,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阳痿:中极,关元

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

肺结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糖尿病:关元,太溪

艾属野生绿色、纯阳之物,【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苦辛,性温、无毒、纯阳之性、同十二经”。

关注璞艾众生分享更多健康资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031.html

标签: 艾灸养生
分享给朋友:

“艾灸可以治什么病?” 的相关文章

女人每天坚持黄芪泡水喝,5个好处可能不请自来,若你爱喝,恭喜

女人每天坚持黄芪泡水喝,5个好处可能不请自来,若你爱喝,恭喜

  健康养生,快乐生活,这里是健康播报机,我是健康达人,带你一起科学养生!  在我们身边很多的女性朋友在平时都有爱喝水的好习惯,都知道喝水能够帮助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加速毒素垃圾的排出,对于美容养颜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水中加点料,养生效果可能会翻倍。黄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女人...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枸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滋补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喜欢用枸杞泡水喝。有补肾、明目的功效。对于男性来说,长期喝枸杞子茶还可以强身健体。含有的多糖能够对我们的肝肾起到非常不错的保护作用,所以常喝枸杞茶,肾脏功...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随着现在患上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便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都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养生,并且其中还不乏有一些年轻人。这是因为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很多年轻人平时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就会对身体造成透支,所以也有很多年轻力壮的人,因此而患...

健康要从养生开始,那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概论吗?中医帮你了解养生?

健康要从养生开始,那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概论吗?中医帮你了解养生?

  对于养生,一言概之 顺应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我们看一下,古人是怎么认为的,一说《黄帝内经》,大家都很推崇,也是大家公认的中医经典,《内经》中有几句话如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8月25日是出伏日,也意味着三伏天终于要结束了。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此时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养生调理呢?今晚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下,出伏后的养生知识!    出伏后如何养生?  多吃碱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

你们对中医养生怎么看?

你们对中医养生怎么看?

中医讲究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大自然养育万物,人只是其一,大自然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你怎么可以不敬重她,不回报她呢? 上医治未病,把所有可能导致生病的起因,都未雨绸缪地加以防范规避,这当然是最好的养身方法了。 养生贵在先养德,德在而正气存,正气长存,邪不可侵。养德不仅对自身有利,更对社会有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