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艾灸养生大全,您想知道的所有的都在这里!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22)中医养生87

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会一些养生的方法,那么就像一些针灸按摩之类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其实大家都了解清楚吗?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那么这个时候大家不用吃药了,完全可以通过一些艾灸的方式,那么艾灸养生大全,你所知道的都在这里的。

艾灸养生大全,您想知道的所有的都在这里!  艾灸养生 第1张

女人坐月子的时候,“来,煮一盆艾叶水擦擦澡吧!”

小婴儿也会时常用艾叶水来洗澡。,用艾叶煮水给婴幼儿洗澡,可以祛风驱寒,祛湿止痒,治疗痱子很好。

为什么要用艾叶呢?

中医认为:色不衰身体健,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而无疾。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消耗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润。

让女人气血好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食疗、运动、艾灸......。今天专门介绍艾灸疗法,助女人留住美丽的容颜,淡去岁月留下的痕迹,永葆青春健康的12大穴位。

艾草为纯阳之物,可以迅速补充人体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从内至外的散发活力与魅力。经常艾灸下面这12大穴位,对于女性的整个代谢系统与生殖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迅速补充女性体内的气和血,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畅,各个功能器官运转正常的功效。

养护女人一生的12大穴位!

印堂穴、膻中穴、中脘穴、神阙、关元穴、中极穴、血海穴、大椎穴、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隐白穴。您可以每次选取3-5个穴,循环艾灸可达到美容养颜,祛除妇科疾病、益寿延年之功效。

为什么选取这12大穴?

印堂是一个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灸后可以快速地疏通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有延缓衰老、驻颜回春的作用。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我们的“出气穴”,按摩艾灸膻中穴,天天都有好心情。预防治疗乳腺系统必用的穴位。

艾灸中脘穴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以艾灸中脘穴对女人很重要。

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我一直主张隔盐灸肚脐(神阙穴),可以起到温中养胃健脾,鼓舞一身阳气。

艾灸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经常艾灸中极穴,能让子宫变得健康,疾病就会远离,由内而外散发美。

艾灸血海穴的好处有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瘦腿、治疗雀斑、月经不调、痛经、贫血、腹痛等。

艾灸大椎穴可升一身之阳气。艾灸大椎穴可行气活血,祛寒湿;在人体阳气虚衰的时候,特别寒凉的时候,用这个穴位非常好。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艾灸足三里,可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老话说:女人常灸三阴交穴位,终身不变老。人体的“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如果各位女性艾友,平时多做做保健灸,可起到预防衰老,促进健康的作用。

很多人没有体验过艾灸,更没有听闻过艾灸治病的真实案例、心存怀疑?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艾灸为什么神奇”。

先从艾烟说起——艾烟有什么作用?

艾烟有特殊香味,古人以之辟邪。现代研究认为艾烟含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能够杀菌消毒,清洁空气,预防感冒。所以艾烟是无毒的,更是有益的。

为什么艾火能壮阳气?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

为什么艾灸更适合现代人?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世界里,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由寒性体质所致而引发各种疼痛。

人体的阳气非常重要,阳气如果充足,可以抵抗大多数疾病。病痛为阴寒之物,人体阳气足,生命旺盛,阴寒就会望而止步。艾是纯阳植物,艾灸可以温热并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长期坚持艾灸,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

艾灸有没有季节的?

没有。任何季节都可以灸,四时皆可扶阳。春夏人体阳气生发,此时艾灸壮阳效果比较好,如冬病夏治、三伏灸等等。而秋冬时节人体也需要补充阳气,以抵御外寒病邪侵入,所以同样需要艾灸。

施灸禁忌有哪些?

饭前后1小时,不宜施灸。

激烈运动后不能施灸。

孕妇禁灸(指正常情况下)。

身体发炎破皮部位禁灸。

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太渴、醉酒、妇女月经期(指正常情况下),不宜施灸。

现代中医禁灸的穴位(一般皮肤薄处、大血管处、淋巴处不做疤痕灸)。

施灸期间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如西瓜、香蕉、螃蟹、冷饮、凉茶等。

什么是灸感?

是在做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这些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三种不同效果。

灸感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指一般情况,不排除个别人群灸感有差异)

为什么灸后暂时有病痛加重的反应?

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我们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会顽强抵抗。处于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当你逐渐加强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不灸穴位可以吗?

可以,哪里不舒服灸哪里,我们称之为“痛点”,中医叫阿是穴或天应穴。局部疼痛必定是那里气血经脉不通造成的,灸之可以直接通经脉,调气血,驱病邪。

为何针药无愈的病症灸之却有效?

《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因为针刺是通过调动元气来通经脉的,如果患者元气足,以针通经脉,疗效立竿见影;如果患者元气虚,无足够元气可调,自然疗效不佳。而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极差,是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的,故而只有灸法,可以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

那么就像一些艾灸的一些方法真的是非常不错的,那么这样的话才可以帮助到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选择这样的方式去改变自己,那么就应该有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因为这样才不会让我们在这里出现疾病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选择这样的养生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034.html

标签: 艾灸养生
分享给朋友:

“艾灸养生大全,您想知道的所有的都在这里!” 的相关文章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枸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滋补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喜欢用枸杞泡水喝。有补肾、明目的功效。对于男性来说,长期喝枸杞子茶还可以强身健体。含有的多糖能够对我们的肝肾起到非常不错的保护作用,所以常喝枸杞茶,肾脏功...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随着现在患上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便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都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养生,并且其中还不乏有一些年轻人。这是因为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很多年轻人平时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就会对身体造成透支,所以也有很多年轻力壮的人,因此而患...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8月25日是出伏日,也意味着三伏天终于要结束了。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此时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养生调理呢?今晚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下,出伏后的养生知识!    出伏后如何养生?  多吃碱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

30个养生小妙招,做到这些身体健康,疾病全消!

30个养生小妙招,做到这些身体健康,疾病全消!

  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疗效是时间。  2、天天吃药就是吃毒。病是吃出来的,还可以吃回去  3、脸绿说明爱喝酒、爱生气、脾气大。心脏不好脸发红。脾胃不和的人脸蜡黄。哮喘的人脸色煞白。肾衰竭的人脸色漆黑。    Teenager refuses Alcoho...

十常养生法,养生好方法 收了吧!

十常养生法,养生好方法 收了吧!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特别适合没有时间锻炼的人和老在办公室坐着伏案工作的人~                ...

中医养生有用吗?

有些人自认对待中医比较客观的中立派认为,中医对急病重症存在不足,但在慢性病和养生方面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急病重症需要立竿见影的救命效果,比较容易验证,慢性病和保健养生耗时较长,靠人主观感觉就不那么容易区分是否有效了。 其实不管是急病还是慢病,还是长时间的总体状况,现代医学都有一整套衡量和评价的方法,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