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分养生“三宜”与“三忌”,中医教你健康度过“多事之秋”

生活百科3年前 (2021-12-16)秋季养生82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穿上棉

日子不知不觉走到了“秋分”

农历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

秋分过后

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

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秋分平分了秋季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

才开始入秋

秋分后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总体的降雨量开始减少,水分蒸发变快。人体的阳气也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变为向内收敛,呈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

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分时节的养生尤其注重一个“平”字,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补平调。此外,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也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

秋分养生“三宜”与“三忌”,中医教你健康度过“多事之秋”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秋分·三宜

暖足

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寒凉渐重。俗话说“寒从脚下起”,首先要做到足部保暖。除了穿上袜子,换棉拖鞋以外,平时可以做做“垫脚尖”的运动: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添衣

秋分过后,不再宜“秋冻”。昼热夜凉温差较大,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人、老人和孩子,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

早睡

秋分天高气爽之,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分养生“三宜”与“三忌”,中医教你健康度过“多事之秋”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秋分·三防

防“秋燥”

秋季燥气伤人,而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津干液燥”的现象,比如口鼻咽喉发干、皮肤干裂、大便干燥等。

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避免燥邪伤害。

防“秋乏”

一到初秋,不少人会出现“秋乏”,典型症状就是浑身疲软,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对付“秋乏”应从起居上进行调节,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切忌过劳。

防“秋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易使情绪受到消极影响。而忧思多虑,必伤肝脾,致使百病纵生。应注意调养脾胃,多晒太阳,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秋分养生“三宜”与“三忌”,中医教你健康度过“多事之秋”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3张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您可以暂且放下手头上的事,去看茂盛叶林、层林尽染,去看硕果累累、果蔬飘香,尽情享受这浪漫秋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147.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分养生“三宜”与“三忌”,中医教你健康度过“多事之秋””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