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47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主要表现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总的来说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近期你是否会有皮肤干痒、眼干裂 、口鼻咽干、胸痛干咳、肠胃不适、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感冒甚至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入秋后雨水渐少,空气湿度下降,人可自感干燥。祖国医学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躲避“秋老虎”这份养生指导请收好!

(一)生活起居篇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调节空调温度25~28℃,室内外温差不大于7℃。

2.外出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尽量在阴凉处工作。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而且晨醒躺几分钟并舒展一下全身再起床对预防血栓也是很有帮助的。

4.睡前泡脚,缓解疲劳,促进睡眠,预防秋乏。

5.即便是“秋老虎”,早晚温差大,也要注意保暖。老年人既要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以使机体保持凉爽状态为宜。患慢性胃炎的人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物,睡觉注意腹部保暖以免着凉。

(二)精神调养篇

1.当遇烦心事可转移注意力以解脱不良情绪刺激,如看书解闷、听曲消愁、外出旅游等,以舒畅情怀,忘却烦恼。

2.当身处逆境,苦闷、惶恐之时,不能郁闷在心,可找朋友解闷聊天,或争辩一次或大哭一场以“郁而发之”。

3.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避生“闲气、怨气、闷气”,可降低罹患心脏病和肿瘤疾病风险。

(三)饮食保健篇

1.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多饮水,避免葱、姜、辣椒及厚腻之物。总之,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

2.对脾胃虚弱者,晨起喝粥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如百合莲子粥,山楂粳米粥等,还可配以红枣、枸杞等补品。另外,注意食物清洁卫生,温食为主,以免伤及脾胃;以下为大家准备几款养生药膳。

当归红枣汤

食材:黄芪30g、当归15g、红枣20枚

做法:将食材加水焖煮半小时,共煎2次,2次汁水合并分早晚服用。

功效:益气养血,健脑安神。

银耳莲子汤

食材:雪梨一颗、银耳30g、莲子20g、枸杞10粒、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削皮切块,银耳、莲子提前洗净用凉水泡发1小时。将准备好的梨块、银耳、莲子、冰糖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炖开再调小火炖1小时,炖好后加入枸杞即可。

功效:健脾滋阴,润肺镇咳。

木耳炒山药

食材:山药200g、荷兰豆50g、枸杞15粒、黑木耳4~5朵、食盐适量, 油适量。

做法:

①山药洗净去皮切片放入清水里,滴少许白醋防止山药氧化变黑;择好的荷兰豆洗净;黑木耳凉水泡发并洗净;枸杞泡发清洗。

②热油至7成熟,开始翻炒山药和木耳,然后放入荷兰豆,加适量的清水翻炒2~3分钟,最后加入食盐和枸杞炒匀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温和补肾。

(四)运动锻炼篇

1.适当做运动以提高免疫力,如慢跑和快走,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强度不宜过强,以微微出汗即可,运动完及时补充喝水;

2.锻炼时间尽量选择在上午9点到10点或傍晚17点到19点,避免上午11点到下午16点进行户外运动;极力推荐八段锦的锻炼。口诀如下: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8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