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应对秋困三方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79
秋困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体自我修复和储备能量的一个过程,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很有必要的。

“春乏,秋困,夏打盹。”进入秋天,人们都很容易犯困,尤其在上班族和学生族中表现最为明显,尽管睡眠不少,可白天还是精神萎靡,哈欠连连,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如何应对秋困?中医专家建议,应对秋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多睡觉 秋困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体自我修复和储备能量的一个过程,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很有必要的。睡眠一定要早,勿过十一时。十一时,为子时,属肾,子时肾生一阳上升于心,对应坎卦,此时熬夜,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另外,秋季每天最好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天时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精神饱满。最好有半小时的午休。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多补水 秋季燥邪最易伤津耗液,因此秋季更应该多补水。人体每天大概需要2500毫升水来弥补新陈代谢损失的水分。食物应多吃富含水分的瓜果蔬菜为宜,如百合、山药、莴笋、莲藕、平菇、番茄、卷心菜、草莓、黄瓜、西瓜等。喝茶是中国人最好的补水方式,各种茶水不仅能改善口感,提高风味,更能增加保健养生的功效,如蜂蜜茶滋阴润肺,菊花茶清肝明目,山楂茶健脾消食,决明子茶润肠通便,西洋参茶益气养阴等。

多运动 运动是保证人体代谢旺盛的重要因素。运动可以促进经络通畅,气血运行,但运动不可过于激烈,以避免伤津耗液,总以遍身微汗为佳,因为出汗表示人体营卫通畅,当这些小络脉都能通畅无阻时,表明人体经络周流畅通,全身气血津液循环良好。运动方式以散步、慢跑步、太极拳、瑜伽等轻柔运动为宜,总之不宜太剧烈。另外,通经活络的方式也并非只有运动一种方式,很多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如刮痧、推拿、按摩、导引、拔罐等都可以达到祛邪通络、行气活血的效果。另外,脑为元神之府,五指梳头是一种很好的头部保健方法,头部穴位多,通过用双手指梳理头部,可对穴位起到按摩、刺激作用,疏通头部气血,消除大脑疲劳,提高思维能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92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应对秋困三方法” 的相关文章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经过天气炎热的夏季,进入秋季之后,天气迅速由炎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饮食及生活习惯,大家该怎样去调整,才能防止疾病的趁虚而入?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顺应不同的节气,调整自己,该宣发的时候宣发,该收敛的时候收敛,做到与天地相应...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贴秋膘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超重、肥胖的人切忌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可以适当“贴秋膘”。 夏天炎热的气候,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很少吃肉。进入深秋,日渐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食欲大增,于是在秋天开始变本加厉吃,蔬菜、水果已经满足不了突如其来的胃口,大口吃肉就变成了秋天...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