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如何吃才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60
秋季万物成熟,是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也是落叶凋花的时节。秋燥之气使人们常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口干舌燥、眼角干涩、皮肤发紧、咽干口渴等现象。

一、养生宜润肺

秋季万物成熟,是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也是落叶凋花的时节。秋燥之气使人们常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口干舌燥、眼角干涩、皮肤发紧、咽干口渴等现象。中医认为,秋天五脏属肺,肺主气,司呼吸,以鼻腔与大气相连,以皮肤汗孔与外界相通。因此,秋季养生以肺为先,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量喝些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多吃些梨、甘庶、荸荠、莲子、柿子、蜂蜜、百合、银耳、茭白、南瓜、红枣、核桃等食品。

秋季还容易出现秋燥,导致咽干、口燥、音哑、伤肺等,出现皮肤干涩、皲裂等症状。在饮食上以滋阴润肺,不腻不燥为原则,可适当吃些百合、沙参、桑葚、银耳等食物。

二、平补多防病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抓住秋冬进补的最佳时期,科学进补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体机能,预防多种疾病,增进人体健康。

脾胃不适是进入秋季时常见的现象,应在秋季进补前给一个调整期,可先适当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蛋、山药、莲子、奶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调理脾胃。

胃病是秋后的多发病,原有胃病患者更易复发,因此,秋季要养护好胃,注意胃部的保暧,适时增添衣服,睡觉谨防受凉。饮食上,首先要吃好早餐,温热适当,不宜过热过凉,应喝些热的稀饭、燕麦片、豆浆、芝麻糊等,吃些馒头、面包、鸡蛋、豆制品、花生、瘦肉、蔬菜和水果等;其次,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再次,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呼吸道疾病容易在秋季发作,感冒、支气管病和哮喘病等都是此时的高发病。这时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上应以清润、温润为主,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等食物,还要多喝开水、淡茶、牛奶、豆浆、果汁饮料等。老年胃弱的人,可在早晨喝些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三、进补讲方法

秋季进补不是一陈不变,而是有先有后,讲究方法。科学的滋补方法是先排毒,再养胃,最后进补。

排毒主要是对三个主要器官的毒素进行清理:一是肝脏排毒,可多吃些胡萝卜、大蒜、葡萄、无花果等食物;二是肾脏排毒,饮食上可多吃些黄瓜、樱桃等有助于肾脏排毒的蔬菜水果;三是润肠排毒,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魔芋、海带、黑木耳、猪血、苹果、蜂蜜、糙米等。

养胃是排毒后,先补充一些富含营养且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牛奶、山药、莲子、蜂蜜等,以调理脾胃功能,为进补做好准备。

进补是秋季养生的关键环节,应以平补为宜,选用温寒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要甘润温养,调养肺脏,多吃水果,如梨、葡萄、大枣、柑橘、甘蔗、柿子等。

四、饮食知宜忌

秋季进补应遵循科学,不可乱补。在饮食调养上应注意宜忌:一是宜甘润温养,忌虚实不分;二是宜调理脾胃,忌无病乱补;三是宜循序渐进,忌恒补不变;四是宜荤素搭配,忌凡补必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98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如何吃才养生” 的相关文章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情志安宁 使秋气平 情绪、...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