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26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饮食滋阴润肺

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立秋后,家家户户即开始“食肉进补”。对此,时以营提醒,在饮食调养方面,要按照《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如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鸭蛋、蜂蜜等食物,都具有生津润肺及补益肺气作用。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强肝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建议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另外,平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每天应饮水2000毫升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起居有度护肺

秋季天高气爽,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起居护肺主要从作息时间调整,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秋收”。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昼夜温差大,应根据天气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被,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要盲目追求“春捂秋冻”、盲目抗寒,以免受凉引发疾病。居室环境要通风,定期晾晒被褥,对灰尘较多的地方进行净化。

要减少刺激。时以营提醒,在大风、雾霾天等空气脏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雾霾中的氢化物、硫化物,沙尘,汽车尾气,厂矿周围的烟雾等对呼吸道极为有害,即使出门尽量戴口罩。提倡戒烟,因为吸烟对肺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这些纤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坏,保护作用会差很多。

宁心静气养肺

面对秋季草枯叶降花木凋零的景象,人常悲秋,要防忧伤肺。时以营说,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通俗地说,宁心静气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情绪变化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在众多的养肺方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尤其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还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运动锻炼健肺

强健肺部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还可以做益肺保健操,比如呼吸操:端坐,全身放松,均匀呼吸,然后躬身弯腰,再使身体上抬,3~5次为1遍。可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反复做3~5遍。注意身体下弯时,屏住呼吸;多做扩胸运动: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药茶润燥养肺

时以营称,秋燥是四时气候的自然现象,可通过某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中药,来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减少甚至避免燥证发生。其原则为滋阴润肺,不腻不燥,药物有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天冬、黄精、桑葚等。可单味运用,亦可配伍运用。介绍几种用法如下:三叶润燥茶:人

|<< << < 1 2 >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8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的相关文章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三暖防范“新型秋乏”

寒露节气后,气温迅速下降,日照骤然减少,早晚温差骤然增大,气候剧变形成的冷暖差,可致植物神经紊乱,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不但会加重秋乏,甚至还会诱发疾病。 一直以来秋乏被认为是机体为补偿炎夏大量消耗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使生理功能趋于平衡的现象,现代秋乏发生的原因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最主要的原因是人...

秋季养生宜养肺脏

《黄帝内经》认为:“肺为相傅之官、诸气之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具有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功能。 《黄帝内经》认为:“肺为相傅之官、诸气之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具有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功能。秋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成熟,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发升,天人相应,最利于人体肺主气功能的发挥和气机...

花样频出的秋季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原因有三,其一,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想一想,在秋季人们是不是常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的感觉,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