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咳嗽 吃什么药好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62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而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而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不同类型的咳嗽都该选用什么药物,咳嗽后多久需要服药呢?

咳嗽后应何时用药

人体呼吸系统受到病菌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所以,一般性的轻度咳嗽,可先不用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少吃辛辣燥热之品。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加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均有一定的润燥止咳作用。

但如果咳嗽超过一周,并且发作较为频繁,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症状,最好及时用药,以免症状加重。

吃咳嗽药一定要对症

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多种,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和用药也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单纯性无痰干咳 常选用咳必清,用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频繁咳嗽和百日咳,有局部麻醉的作用。无成瘾性,使用较安全,不适用于多痰患者,否则易引起积痰过多,加重病情。一次服药作用可持续4~6小时,青光眼病人慎用。

多痰性咳嗽 多痰性咳嗽是由慢性气管炎等引起的,可选用祛痰止咳药,如碘化钾、祛痰合剂、痰易净等,切勿选用单纯强力止咳药,以免病情加重。

哮喘性咳嗽 此类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麻黄素、氨茶碱、喘定等,同时配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如哮喘病人精神紧张可加用镇静剂,如舒乐安定等;炎症性哮喘咳嗽者必须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

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有哪些

风寒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症状。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一般可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服药时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风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痰黏稠或黄稠,常伴有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症状。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一般选用川贝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毫升。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痰湿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间常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治宜燥湿化痰止咳。一般选用橘红片:口服,成人每日2次,每次6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咳、虚咳者不宜服。

痰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黏,难于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气喘等。治宜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一般选用二母宁嗽丸:口服,成人每日2次,每次1丸。忌辛辣食物;风寒咳嗽、痰量多而连续咯痰的患者不宜服。

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治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一般选用养阴清肺膏: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12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咳嗽 吃什么药好” 的相关文章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季保健必须重视以下七防。 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