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深秋晨练要避雾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20
秋季是中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由于“老慢支”病史都较长,疾病的长期折磨往往会使患者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加上气温、气压的异常变化,每当冷空气和寒潮到来时,各种病菌就容易乘虚而入感染机体,致使旧病复发。

深秋时节,虽然已有寒意,但还算是宜人的季节,常常是清晨醒来,窗外薄雾蒙蒙,往往会引起文人骚客的诗意,但是它却被气象部门列为“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秋雾和冬雾有一定的区别。在冬季,通常是晴朗天气的早晨易出雾,而随着太阳升起,冬雾很快消散,有“十雾九晴天”的说法。但秋雾却是因没有较强冷空气吹散,配合降水、连续阴天等天气系统出现的,所以与冬雾相比,秋雾的水汽更大。冬雾多集中在地表,高度并不高,空气浑浊,杂质多,处于采暖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容易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而秋雾中杂质较少,轻于冬季的污染程度。

秋雾会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雾在形成时,其微小的水珠溶解和吸附了空气中的粉尘及废气,不仅含有一些地表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在阳光作用下,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浅蓝色光化学烟雾。浓浓的秋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黏膜,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专家提醒,不应在雾天进行剧烈的运动,组成雾核的颗粒很容易被人吸入,并容易在人体内滞留,而锻炼身体特别是剧烈运动时吸入空气的量比平时多很多,这更加剧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习惯晨练的人在有雾的早晨最好在室内锻炼。

秋季是中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由于“老慢支”病史都较长,疾病的长期折磨往往会使患者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加上气温、气压的异常变化,每当冷空气和寒潮到来时,各种病菌就容易乘虚而入感染机体,致使旧病复发。一般来说,诱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体质虚弱者受凉后发病;二是居室内外污浊空气的刺激;三是由感冒引起复发。

为了加强老年患者的抵抗力,的确需要进行体育活动,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可是锻炼要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要赶早去晨练,以免受寒,因为八成以上的“老慢支”复发是由感冒引起的,同时支气管炎患者必须注意起居有规律,不要过度疲劳,在遇到气候骤变时,要及时添衣,老年人在寒潮到来时最好不外出,以减少不利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14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深秋晨练要避雾” 的相关文章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

秋季养生宜养肺脏

《黄帝内经》认为:“肺为相傅之官、诸气之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具有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功能。 《黄帝内经》认为:“肺为相傅之官、诸气之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具有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功能。秋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成熟,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发升,天人相应,最利于人体肺主气功能的发挥和气机...

秋季养生有三忌

秋季气温变化大,饮食起居需要多注意,尤其是以下3方面。 秋季气温变化大,饮食起居需要多注意,尤其是以下3方面。 忌贪凉 民谚曰“秒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水果容易引发腹泻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专家提醒,秋季人们应慎食生冷食品,脾胃虚弱者尤应禁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应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

长夏之季 如何合理除湿健脾

湿为长夏(夏秋之交)主气。此时节,湿热熏蒸,水汽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 湿为长夏(夏秋之交)主气。此时节,湿热熏蒸,水汽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则胸闷,俗称“热得喘不上气”。且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