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药膳食补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51
拿比较新鲜的药材入菜,不但口味好,补益效果也很明显,为冬季食疗养生的首选。

通常说起药膳,无非是在菜肴里加入中药,起到辅助食疗食补的作用。今天向您介绍的这几款药膳,却是拿比较新鲜的药材入菜,不但口味好,补益效果也很明显,为冬季食疗养生的首选。

巴戟薤白爆白虾

做法:将蜜制巴戟5克蒸15分钟备用,将薤白(别名小根蒜、山蒜,30克)去皮洗净,将白虾(200克)去虾枪,用盐、花雕酒腌好备用;锅中倒入油烧至七成热,将白虾倒入爆至皮脆出锅;锅留底油放入巴戟、薤白爆香,再倒入虾一起翻炒,放入盐、花雕炒香,最后放入红辣椒油翻炒出锅即可。此药膳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冬虫夏草煲老鸭

做法:将老鸭开膛去内脏洗净切块备用,虫草(2克)用温水泡发1小时备用;将老鸭飞水至断生,放入冷水内冲洗,再放入炖盅内,加入高汤、虫草,上锅蒸3个小时,最后用盐调味即可。此药膳可补肾润肺、行气宽中。

人参鸡卷

做法:将鸡腿去骨,鸡腿肉抹上盐腌制10 分钟备用;人参(15克)洗净,切去末梢须茎,改刀成鸡腿骨大小,塞入鸡腿肉中,用纱布包裹,上蒸锅蒸20分钟;出笼后,晾凉,除去纱布,切片摆盘即可。此药膳可大补元气。

鲜玉竹炒百合

做法:将鲜玉竹(15克)洗净、去皮,切成菱形片备用;将西芹(100克)切成条备用,百合(25克)去表皮洗净,枸杞子(1克)用冷水泡30 分钟备用;锅中倒入底油烧热,放入西芹翻炒1分钟,加入盐、白糖调味起锅,铺在盘底;锅中放入油,烧热后加入鲜玉竹、百合、枸杞子翻炒片刻,加入盐、味精、白糖调味出锅,摆于西芹上即可食用。此药膳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的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7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药膳食补法”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在寒冷季节来临、气温下降时,会使血流缓慢,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很多人依靠止痛药来减轻疼痛。 常大爷是多年的“老风湿”,进入冬天,气温变化,这几天关节又开始肿胀、疼痛,让他感觉难以忍受,于是又开始频繁求助于多年服用的止痛...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 20-40 岁的男性居多,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 寒风能够将脸“吹”歪,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每年冬季,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口鼻歪斜、流口水,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