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药膳食补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54
拿比较新鲜的药材入菜,不但口味好,补益效果也很明显,为冬季食疗养生的首选。

通常说起药膳,无非是在菜肴里加入中药,起到辅助食疗食补的作用。今天向您介绍的这几款药膳,却是拿比较新鲜的药材入菜,不但口味好,补益效果也很明显,为冬季食疗养生的首选。

巴戟薤白爆白虾

做法:将蜜制巴戟5克蒸15分钟备用,将薤白(别名小根蒜、山蒜,30克)去皮洗净,将白虾(200克)去虾枪,用盐、花雕酒腌好备用;锅中倒入油烧至七成热,将白虾倒入爆至皮脆出锅;锅留底油放入巴戟、薤白爆香,再倒入虾一起翻炒,放入盐、花雕炒香,最后放入红辣椒油翻炒出锅即可。此药膳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冬虫夏草煲老鸭

做法:将老鸭开膛去内脏洗净切块备用,虫草(2克)用温水泡发1小时备用;将老鸭飞水至断生,放入冷水内冲洗,再放入炖盅内,加入高汤、虫草,上锅蒸3个小时,最后用盐调味即可。此药膳可补肾润肺、行气宽中。

人参鸡卷

做法:将鸡腿去骨,鸡腿肉抹上盐腌制10 分钟备用;人参(15克)洗净,切去末梢须茎,改刀成鸡腿骨大小,塞入鸡腿肉中,用纱布包裹,上蒸锅蒸20分钟;出笼后,晾凉,除去纱布,切片摆盘即可。此药膳可大补元气。

鲜玉竹炒百合

做法:将鲜玉竹(15克)洗净、去皮,切成菱形片备用;将西芹(100克)切成条备用,百合(25克)去表皮洗净,枸杞子(1克)用冷水泡30 分钟备用;锅中倒入底油烧热,放入西芹翻炒1分钟,加入盐、白糖调味起锅,铺在盘底;锅中放入油,烧热后加入鲜玉竹、百合、枸杞子翻炒片刻,加入盐、味精、白糖调味出锅,摆于西芹上即可食用。此药膳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的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7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药膳食补法” 的相关文章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冬季之气谓之“寒” 养生保健“肾”为先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11月8日是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季如何预防五类多发病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将这些多发病拒之门外?专家介绍说,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所有疾病的“万金油”。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冬天更是“...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天冷肾友防感冒

慢性肾脏病患者久病体虚,若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佳,加之外来寒邪侵袭,更易罹患感冒。 冬天来临,天气干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冷暖的交替特别容易感冒。对于正常人来说,感冒了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一周之内便可痊愈。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感冒可诱发肾脏免疫活动...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