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怎样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冬季养生225

冬天三个月,天寒地冻,阳气潜伏。早睡晚起,等待太阳升起,避寒就温,如果违犯了 就会伤肾,到了第二年春天就会下肢无力,也难以承受春气。此时阳气潜伏,患了疾病宜用 呕吐的办法。心膈之间多热,所忌讳的是发汗,因为会泄漏阳气。宜服用浸泡过补品的药酒,

或山药酒一两杯,来迎接阳气。

  睡觉时稍宜虚歇,适宜于最冷的时候才加棉衣,逐渐加厚, 不能一次就加很多,只要保持不冷就行了,也不能经常用大火烘烤,这尤其损伤人体。手足 与心相连,所以不能用火烤手,会导致引火入心,使人烦躁。不要在火上烘烤食物。凉寒药 剂不能治疗热极之症,温热药物不能治疗极阴寒之症,就如同水流靠近潮湿,火燃烧靠近干 燥之物一样。

  饮食调味宜减咸增苦来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怕水克火,心脏会受到损害。

所以冬天应注意护养心脏,住在密闭的屋子里,衣服被褥要温暖,调理好饮食,以适应冬天 的气候。不可经受寒风,老人更是注意,防止寒邪侵犯而发生感冒,产生嗽逆、麻痹、晕眩

等疾病。

  冬天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上热下冷,所以不宜经常洗澡。当阴气内蕴的时候, 如果加上洗澡热气所逼,必定出大汗,老年人骨脆肉薄,容易外感风寒,所以不宜早出而冲 犯严寒。早上起床后饮用醇酒一杯来抵御寒气,晚上服用消痰凉膈的药,以平和心气。不要 让热气上涌,切忌房事,炙烤爆炸的肉、面食、馄纯之类的食物不可多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180.html

标签: 冬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冬季怎样养生?”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季如何预防五类多发病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将这些多发病拒之门外?专家介绍说,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所有疾病的“万金油”。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冬天更是“...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