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103

养生是秋季的热门话题,如果您只知道“春捂秋冻”,那就太片面了。看这里,送您一份秋季饮食起居的养生“套装”。

在穿衣方面,适当“秋冻”有必要。气温下降时,人们要适时添加衣物,但添衣切忌太快太多,要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降的气温,使身体防寒能力增强。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不宜“秋冻”。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秋天养生 第1张

在饮食方面,宜适量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梨、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等。“少辛增酸”,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补肝气收肺气;可多吃些酸味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秋天养生 第2张

在日常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远离秋乏。一般而言,秋季以晚上10点左右入睡为宜。适当午睡有利于消除困顿和疲乏感,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秋天养生 第3张

在日常养护方面,秋季要注意补水。秋季天气较为干燥,人体会出现皮肤紧绷、起皮脱屑、嘴唇掉皮、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应多喝水、多喝粥。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秋天养生 第4张

在运动方面,强度不宜过大。秋季是运动养生的好时节,应以慢运动为主,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选择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步行等。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秋天养生 第5张

秋天多风,运动时不妨系个小围巾,防止凉风直吹颈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49.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不只“春捂秋冻”,这份贴心攻略请收下” 的相关文章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

初秋养生“五关”挡住秋老虎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古人云:“多事之秋”,所以立秋后还需谨防“秋老虎”。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古人云:“多事之秋”,所以立秋后还需谨防“秋老虎”。立秋后看似天气凉一些,事实上,还处于三伏天的末伏阶段,早晚较凉,中午仍然暑气逼人,这就是“秋老虎”在肆虐。此时,暑邪容易耗气伤津,人们养生注意“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