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生活百科3年前 (2021-12-16)秋季养生98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

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

如果不注意养生

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

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

今天膳食君就来告诉大家秋季养生小常识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最好在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3张

调养情志,放松心情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情绪,导致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4张

胃部保暖,防止寒凉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5张

饮食温润,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是凉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6张

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7张

秋分艾灸,祛除虚寒

在秋分当令之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实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还能润燥。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8张

膳食食谱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9张

瑶柱白果粥

材料:大米半杯、瑶柱10粒、白果15粒、油、盐各1小勺。

做法:

1、大米洗干净后,用油、盐腌10分钟。

2、白果用刀背轻轻拍开,去壳,锅里烧水不用盖盖子煮5分钟,趁热去掉褐色的那层衣。

3、瑶柱洗干净后用温水泡着。

4、把米、白果、瑶柱(连浸泡的水)放入锅中,大火熬15分钟后,转小火熬45分钟。

《膳食计》节目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日下午15:08

记得关注膳食计公众号哟!

记得锁定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膳食计》哦!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0张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及网络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1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154.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分将至,哪些养生小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的相关文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季保健必须重视以下七防。 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

入秋渐凉泡泡脚 暖身祛病胜补药

入秋越深,愈发感受到凉意了。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驱除寒气,是很惬意的。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 入秋越深,愈发感受到凉意了。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驱除寒气,是很惬意的。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

花样频出的秋季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原因有三,其一,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想一想,在秋季人们是不是常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的感觉,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