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30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变化影响,登高过程血压容易出现波动,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意外。有的高血压患者平日常有头昏、眩晕症状,头重脚轻,走路轻飘,则更不适合登山。

心脏病 爬山是一项耗氧量非常大的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增加。心脏病人若进行强度过大的爬山运动,容易产生疲劳以及呼吸困难;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会因心电不稳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可发生心脏猝死。

贫血 贫血特别是严重的贫血者(以缺铁性贫血较多见),因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加上登山运动时出汗较多,体力消耗较大,铁的流失增多,不利病体康复。同时,贫血者常因供血不足,容易产生心慌、胸闷、头晕、眼花等情况,也不适宜于登山。

骨关节炎 尤其是膝关节病或已有骨刺者,表现为慢性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而爬山是关节负重运动,对关节的磨损大,活动之后会加剧疼痛;下山时会有约3倍于体重的压力压在下肢,一般情况下患病关节是难以承受的。

痛风 因为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在体内形成增多,肾脏排出减少而形成高尿酸血症,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肌腱及肾脏,引起组织损伤所致。如果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登山,有可能会诱发急性关节炎的发作。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但以于老年人多见。该病患者由于缺钙导致神经、肌肉、韧带、关节的协调能力下降,在爬山的过程中(尤其是下山)很容易扭伤脚踝或抽筋,甚至导致骨折的发生。

腰腿痛 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山路崎岖颠簸,并且攀登时常要保持弯腰姿势,这样会导致腰部腹压力增大,故在登山过程中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再者,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由于下山时身体重心后移,造成腰椎管比平时更狭窄,易引起腰腿痛症状加重。

此外,如冠心病(尤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肺心病、糖尿病(尤其伴有糖尿病足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特别是对花粉过敏者)、癫痫、红斑狼疮、皮肌炎、恐高症、慢性肾炎等患者,以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也不宜参与登山活动,以免病情加重或突发险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5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的相关文章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是可以预防的,这是肯定的答案。晒太阳,是基本的方法,因为光照可以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的情绪增高。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悲秋”也是他们热衷表现的主题。“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在四句诗中用了五个低调的“秋”字,刻划了多愁善感林黛...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中医顺应四时养生原则,秋冬养生宜“养收”,入秋后养生要注意以下“四原则”。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即指暑去凉来。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

贴秋膘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超重、肥胖的人切忌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可以适当“贴秋膘”。 夏天炎热的气候,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很少吃肉。进入深秋,日渐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食欲大增,于是在秋天开始变本加厉吃,蔬菜、水果已经满足不了突如其来的胃口,大口吃肉就变成了秋天...

初秋天微凉 养胃护胃保健康

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入秋后,到医院看胃病的人多了起来。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比夏天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