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2-27)秋季养生87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意味着深秋来临,是由秋入冬的过渡时期。深秋养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调节和防护呢?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1、防燥润肺

深秋季节,气候干燥,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头发干枯、眼睛干涩、便秘等现象十分常见。

深秋防燥常识

1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补充水分

减少辛辣刺激、油腻、过咸的食物,饮水宜少量频服。

2多食应季果蔬和滋阴润燥的食物

例如:雪梨、柚子、蜂蜜、牛奶、百合、银耳、山药、柿子、白菜、白萝卜等。

3注意护肤养肤,适当涂以润肤乳

深秋不宜使用清洁性或刺激性过强的洗发乳、沐浴露、香皂,应选用温和的清洁方式,适当涂抹润肤乳予以滋润皮肤。

2、防悲解郁

深秋气温下降,气血运行缓慢,阳气内敛。人们普遍容易出现“悲秋”的情绪,情绪低迷,遇事容易感伤。

我们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深秋防悲常识

1增加体能活动,使气血运行通畅

例如:散步、快走、慢跑、登山、骑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

2背部晒太阳

人体的背部是督脉循行之处,也是阳气的汇聚之地。深秋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使背部多晒太阳,预防抑郁、低落情绪。

3听音乐,泡花茶

舒缓放松的音乐可使人心情愉悦,“音乐治疗情志疾病”已经数千年的历史。同时,可以少量绿萼梅、玫瑰花、枸杞、麦冬泡茶饮用。

3、防寒保暖

深秋昼夜温差大,是人体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这个时间节点后,支气管肺炎、鼻炎、感冒、腹泻等人群明显增加。

此时,已不再适合“秋冻”,而是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的肩膀、颈部、腹部、膝盖、脚五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

深秋防寒常识

1肩膀、颈部、头部、腹部、膝盖、脚六个部位是保暖的重点

要注意添衣防寒,特别是保护肩、颈、头、腹、膝、脚这六个部位。颈部被喻为“人体的第二大心脏”,深秋可穿高领衣服或佩戴丝巾、围巾等。头部有很多穴位,平时可佩戴帽子。不穿露腰、露肩、露膝、露脚踝的衣物。

2强健腰肾,先天之本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深秋开始逐渐收敛精气,不宜消耗太过。宜灸关元穴、肾俞穴等,或温水泡脚,以温肾阳、纳肾气。

3固护脾胃,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深秋宜灸神阙穴、足三里穴,升提脾阳,防止腹泻。

特别重要:

深秋已是天高气爽之时,我们应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调整作息。深秋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早起,一般在夜间11点前入睡为佳,不应熬夜消耗阳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207.html

分享给朋友:

“霜降后,进入秋季倒计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是可以预防的,这是肯定的答案。晒太阳,是基本的方法,因为光照可以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的情绪增高。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悲秋”也是他们热衷表现的主题。“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在四句诗中用了五个低调的“秋”字,刻划了多愁善感林黛...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