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喝什么粥比较养生

生活百科2年前 (2023-08-18)秋季养生165

秋季天气干燥,人特别容易上火,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多喝水之外,也可以多喝些解燥清润的粥,很适合养生。那么,你知道秋天喝什么粥比较养生呢?本文将详细介绍。

1、莲子粥

莲子粥经常吃可以养心护脾,保护肾脏,可以治疗失眠,没有胃口,腹泻等症状,是秋季滋补的良方,具体做法是莲子20克、大米100克。莲子、大米分别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先用旺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熟烂稠厚即成。

2、山药粥

山药粥经常食用可以明目,提高听力,治疗肾虚,健壮身心,还能止腹泻。具体做法是山药100克、切成块,大米100克。大米如常法煮粥,米熟时加入山药,一起煮至熟烂时停火。

3、红薯小米粥

红薯50克,小米50克。红薯洗净去皮,切成一寸长,五分厚的小块。小米淘净。小米、红薯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在干燥的秋冬季,来碗红薯粥对身体的好处多多。在我国的古典中医文献中: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

4、胡萝卜山药粥

取胡萝卜200克,山药200克,粳米60克。将胡萝卜及山药切成小块状,先将粳米加水煮粥,半熟时加入胡萝卜及山药,再煮成粥。

胡萝卜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山药健脾助消化,对脾胃弱、少食多病的人有益。

5、百合银耳粥

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干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合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602.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天喝什么粥比较养生” 的相关文章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贴秋膘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超重、肥胖的人切忌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可以适当“贴秋膘”。 夏天炎热的气候,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很少吃肉。进入深秋,日渐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食欲大增,于是在秋天开始变本加厉吃,蔬菜、水果已经满足不了突如其来的胃口,大口吃肉就变成了秋天...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

秋日需提防七种病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了,我们的体质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样就会让很多秋季高发的疾病有可乘之机。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了,我们的体质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样就会让很多秋季高发的疾病有可乘之机。鉴于此,我们就应当认真做好秋季保健,同时也要对秋季高发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感冒 由于秋季气候忽热忽...

两妙招缓解秋乏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 很多人时常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但若在秋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容易出现“秋乏”...

秋三月 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

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以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这是适应秋季时令,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养生方法。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 此时天气转凉,秋风肃杀劲急,地气清肃,万物凋落明净而成熟平定。在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如同鸡的活动规律那样,天黑就回家睡觉,天亮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