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78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除湿去痛治感冒都适合用走罐

平时拔罐,将罐吸附在应拔部位后停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是留罐,而用罐吸附后,将罐上下反复拉动的方法则是走罐法。“湿气重,胃肠功能不好、全身沉重、大便溏泄、舌头胖等都是湿邪过重的表现,而走罐除湿的效果比较好。” 除了祛湿,走罐对颈肩痛、背痛、全身肌肉酸痛、发烧、感冒症状很重的患者,都非常适用。因为走罐综合了刮痧与留罐的优点,既能让黏连的组织松弛,使皮肤血管轻微出血,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对抗病毒细菌,又有吸附的作用,能清热、祛风、活血。

到诊疗室做走罐的,大多是感冒、腰背疼痛、湿气重以及后背、四肢怕冷的患者,尤其是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一族,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很容易因为气滞血瘀或受凉引起腰背部疼痛,通常一次走罐后会马上觉得轻松很多。

掌握诀窍在家就能轻松走罐

走罐其实并不难,只要家中备有拔罐器具,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自行在家走罐。

挑瓶口大的罐:用瓶口大且光滑的罐更便于操作,通常选用中号罐,家里最好选择气罐,这样更为安全。

选皮肤合适的部位:无论是除湿、退烧或缓解腰背酸痛,走罐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膀胱经、督脉都位于背部,由于五脏六腑之气都汇集在膀胱经上,刺激它能预防、治疗病痛,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通过走罐能振奋阳气,尤其适用于体质较差、亚健康的患者;此外,感冒后引起的全身酸痛,还可以在大腿的外侧和后侧进行走罐,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先擦润滑油:由于摩擦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走罐前可先在背部涂抹凡士林、菜油或香油润滑。

吸附罐:如果为实证、热证,罐的吸附力可以强一些,如果为虚证,罐最好拔得浅一些。

上下推拉:将罐吸附好后,从后背一边的膀胱经开始,从上往下来回推拉两三遍,在皮肤固定处停留时间为1~2秒,通常来回推拉一次只需5~10秒,以皮肤潮红、轻微发紫为度;然后向左或向右移动,继续上下推拉,整个背部循环3~5遍即可,一般整个走罐时间为3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走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漏气的现象,可以多擦一些润滑油,漏气后重新吸附即可,不影响效果;此外,走罐后不能马上洗澡,且一定要保暖,否则风邪侵入症状反而可能加重;而皮肤有破损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孕妇的腰骶部、腹部不能走罐,且心脏附近、大动脉、大血管周围都不能走罐,但后背和大腿没有大动脉,可以放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90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的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情志安宁 使秋气平 情绪、...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

要想宝宝安度秋 打好感冒“狙击战”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是感冒的主要原因。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尤其本身体质较弱的宝宝,更容易受病毒侵袭。 “真愁人,孩子每逢秋天就感冒,又咳嗽又发烧。”市民张女士说,她5岁的女儿一到秋季准感冒,家人一直很注意怕孩子受凉,结果还是防不胜防。“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是感冒的...